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市场分析
一、我国中药材发展概况
我国已经是世界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中药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大中药产业逐渐形成。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兽药、美容、中药制药设备等构成新兴战略产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
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药出口已达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中药产业的形势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人口增长、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
二、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一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促进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二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三要全面做好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四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的联合攻关,推动重大中药新药创制取得新进展。五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六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七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纲要》提出,要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三、山东中药资源情况分析
中药材产业(主要指中药材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中药材消耗总量的70%以上来源于人工种植。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1—14℃,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2890小时,无霜期180—220天,这种优越独特的南北过渡型气候条件,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丰富的中药材种植传统与经验,造就了山东省数十种珍贵道地药材的品牌资源。全省中药资源约150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中药资源1299种。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水平、区域化布局、生产组织模式、品牌影响力、市场化运营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发展成为中药材资源和中药材种植大省。据行业统计,山东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由本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区域化布局也合理展开。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中药材种植已逐步发展为许多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山东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顺应产业发展需求,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山东省已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山东省中药材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四、山东省中药材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与快速增长的中医药战略需求相比,与国内其他中药材产业发展强省相比,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投入少,生产条件差。和省对中药材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专项投入,专业交易市场的仓储、晒场等配套设施简陋。二是种质资源家底不清,良种选育有待加强。中药材育种的专业科研机构仅2家,涉及中药材栽培的只有6家。三是科技研发力量不足,支撑产业能力差。省级中药材工程技术中心只有3家,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人。四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多数科研成果侧重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六是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
五、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人类保健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药品消费结构变化、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安全门槛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中药材应用已经从人类自身扩大到动物的预防保健与治疗,中药材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目前市中药材流通整体上仍为落后的农贸集市交易形式,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包装、仓储与养护、物流等流通环节的落后状况尤为突出,已影响到当地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本项目,开发中药材新型原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对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 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
【订购热线】18211102808 同V信
【联 系 人】李先生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目录
章 总 论
1.1项目背景
1.2 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2投资的必要性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我国中药材发展概况
3.3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前景
3.4山东中药资源情况分析
3.5山东省中药材发展现状分析
3.6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地理位置
4.2场址建设条件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5.2工程方案
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1总图运输
6.2场内外运输
6.3公用辅助工程
第七章 节能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措施
7.4节水措施
7.5节约土地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8.2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8.3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方案
8.4环境保护结论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2消防安全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 组织机构
10.2 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第十一章 建设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
11.1 建设项目管理
11.2 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11.3 招标方案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投资估算
12.2资金筹措
11.3投资使用计划
12.4投资估算表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13.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3.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3.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3.4财务分析
13.5不确定性分析
13.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4.1增加就业岗位
14.2增加当地的税收
14.3形成以物流为龙头的新型产业结构
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
15.1风险因素的识别
15.2风险评估
15.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附表:
关联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建议书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建设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服务流程 :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
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
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
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
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联系电话:13384894447
网站链接:http://www.zgcwlmw.com/